为新能源工程建设罩上“安全网”,赋能现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
近年来,新能源工程建设项目(包括风电、光伏)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展开,然而伴随而来的各类安全事故频发,给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敲响了警钟。施工现场作为新能源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沿阵地,必须正视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。
新能源工程现场
NO.1安全管控难点
1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,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死角
现场参建各方投入的安全监管人员力量相对不足,尤其施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、人员配置不足、大量使用外协作业队伍的问题突出,施工过程中安全管控措施难以有效落实。
2、人员安全素质低下,人员安全准入有待加强
新能源工程现场属于高风险作业现场,人因事故多发,加上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大,亟需通过智能化手段加强人员入场准入管控。
3、各类危险作业同步进行,作业安全风险难管控
新能源工程现场存在大量的高处作业、临时用电作业、交叉作业、起重吊装作业等危险作业,极容易出现高处坠落、物体打击、触电等安全事故,现场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面临巨大压力。
罩上智慧安全网
NO.2铸造新能源安全盾
国家在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同时,明确提出要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,提升电力建设施工等领域安全生产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,加快推动电力安全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。
作为国内专业的工业互联网+安全生产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,博晟安全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,基于新能源工程建设周期短、作业风险大、人员流动性高等特点,以解决现场安全风险管控问题为核心,采用“平台+微信小程序+智能终端”,赋能现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。
1、建立统一工具平台
建立统一的安全管控平台及移动端管控工具,为新能源工程现场各参建单位人员提供便捷化、定制化管理工具,提升工作效率以及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。
2、聚焦作业风险管控
聚焦作业风险管控,打通新能源工程项目现场各参建单位监管流程,满足建设单位对现场施工作业的全过程监督。
3、创新安全管控手段
结合培训终端、智能安全帽、作业管控终端、人脸识别、大型机械智能检测等手段,实现对作业人员入场培训、人员考勤、监管人员到岗履职、作业人员到岗到位及违章行为的智能化管控,同时以安全积分奖励工作机制促进各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管理工作。
智慧安全
助力新能源工程现场安全管控
博晟安全通过创新新能源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监管的手段和形式,编织新能源工程项目安全管控这张有力的“智能安全网”,围绕作业前、中、后三个管控重点环节,以作业管理为龙头、风险管控为主线、作业监督为重点,辅以安全积分机制来激励各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管理工作,实现作业全过程立体化、透明化、源头化管控,为新能源工程现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。
Copyright 2001-2022 © Bossien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006号
鄂ICP备 16007929号-2